日常生活中,我们时不时遇到房屋家电的维修问题,比如电线短、水管破裂、门窗变形、家电损坏……
这类平台充当了消费者和维修师傅之间的中介:有维修需求的消费者通过APP、小程序、网站等线上途径下单,平台随即安排师傅上门提供服务。
公司自称是国内最大的家庭维修平台。据灼识咨询,按2023年的总交易额计,公司占国内线%的市场份额。
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,其创始人王国伟,原本也是一名维修师傅,当时与其妹华在重庆经营一家制冷设备维修及保养店。
据称,王国伟巧合之下认识了《重庆日报》出版人坤。2014年,王氏兄妹和坤三人创立了公司前身重庆啄木鸟,开始提供各种家庭维修服务。
目前,公司已覆盖国内超过300个城市,提供家电维修和家居维修两大类服务,具体包括家电维修、家电清洗、家电安装、水电维修、管道疏通、开锁换锁、防水补漏、墙面翻新、厨卫、瓷砖地板维修、门窗维保、电子产品维修等。
截至IPO前,王国伟、华兄妹及其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,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控股股东,合计持股54.36%。
有意思的是,堪称王氏兄妹“伯乐”、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之一的坤,截至IPO前仅持股0.34%。
Astrend的最终控制方是许达来,后者的知名经历之一,是2011年与雷军联合创立顺为资本。
据灼识咨询,2023年,国内家庭维修市场按总交易额计算的规模为7149亿元,预计2027年将达到9318亿元,2023-2027年的CAGR为6.8%。
据灼识咨询,国内线上家庭维修服务渗透率,从2018年的3.2%上升至2023年的14.5%,预计2027年将上升至25.4%。
其中,公司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为2.4%;58同城排名第二,份额为1.1%;其余参与者的份额均不足1%。
综上,公司在线上家庭维业的领先优势并不稳固。更不容忽视的是,公司大股东之一的58同城,还是其最大竞争对手。
公司的业务分为三类:平台服务、产品销售和维修服务:前两类为To C业务,面向家庭消费者;第三类为To B业务,面向有维修需求的企业客户。
2023年,平台服务、产品销售和维修服务,分别占公司营收的90.2%、9.4%和0.4%。公司的业务以To C为主。
需要注意的是,To C业务中,公司的收费对象是提供上门服务的维修师傅(注:公司称之为“工程师”),而非下订单的家庭消费者。
平台服务收入:来自公司按照工程师与消费者成交订单金额一定百分比收取的佣金; 产品销售收入:来自公司向工程师销售维修过程中需用到的零配件、材料等。
公司未披露相关数据,但按“平台服务收入/平台服务订单的总交易额”计算:抽佣比例稳定在35%及以上,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37%和35%。
据公开报道,网约车平台滴滴的抽佣比例为29%,外卖平台美团(03690.HK)、饿了么的抽佣比例在22%-26%。
上述3家互联网平台,长期以来因“高抽佣”而被大众诟病,而它们低于30%的抽佣比例,在公司面前只能算是弟弟。
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,公司平台共有7.1万名注册工程师,其中月均活跃工程师为2.7万名,分别较截至2021年末,增长185%和285%。
2023年,每位工程师的平均订单数为348单,与2021年持平;2024年上半年,平均订单数为144单,不足上年全年的一半。
以2023年为例,每单平均交易额为250元,平均订单数为348单,抽佣比例为37%。照此计算,在平台抽佣后,工程师的年收入不到5.5万元。
家庭维修时常涉及更换电线电、外墙安装等服务。根据我国法律法规,低压电工作业和高空作业属于特种作业,工程师需要获得相关资格方可施工。
但令人困惑的是,公司同时称,平台上不乏工程师不具备相关资格、违规开展低压电工和高空作业的情况。
按公司估计,截至到2024年上半年末,平台可能存在违规上岗情况的订单,高达83万单,其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23万单和14万单。
据披露,公司曾因工程师违规上岗并触发工作安全事故,在杭州、成都和郑州三地均被处以行政处罚,合计罚款16万元。
风云君难免问一句:公司究竟是管不了、还是为了平台增长而压根不想管呢?公司真的关心消费者的安全吗?
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会在工程师注册加入平台时,向后者收取3000-2万元的金,作为对消费者的保修押金。但上述措施仍难以服务质量。
以2023年为例,公司当年收到消费者投诉44万,并因此支付赔偿金额59万元。相当于每发生1起投诉事件,平均公司带来不到1.5元的赔偿费用。
据披露,2023年,公司家电维修服务和家居维修服务的每单平均交易额,分别为224元和286元。
所谓聚合平台,也就是搜索引擎平台、本地生活服务平台、短视频平台等互联网平台,比如百度(09888.HK)、58同城、抖音等。
目前,公司虽然自建了可供消费者直接下单的“啄木鸟”App和微信小程序,但据披露,公司近六成的订单,来自聚合平台的流量。
因此,公司销售费用的大头,一直是支付给聚合平台的流量获取开支,后者于2023年分别占到销售费用和营收的61%和30%。
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,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887万元和3888万元,分别对应净利润率4.8%和6.2%。
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,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.4亿元和7288万元,分别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14.3%和11.7%。
由于持续盈利,公司现金流相当充裕,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于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1.5亿元和9456万元。
顺便一提,腰包鼓鼓的公司,于IPO前的2023年11月,在“大本营”重庆给自己买了块地皮,交易价格为2.4亿元。
据披露,该地皮的面积为5.6万平方米,获批建设科技园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11.2万平方米。目前,公司重庆总部所租用物业的建筑面积约为6772平方米。
上一篇:8637彩票 - 8637彩票下载安装版V91
下一篇:没有资料